2009年3月5日 星期四

苏格拉底的“人生选择论”

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。平时,他非常喜欢在市场、街头等各种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士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,如人生、友谊、政治、战争、伦理道德等等。
有一天,几个学生问苏格拉底:“人生是什么?”
苏格拉底没有马上回答,而是把他们带到一片苹果树林,要求大家从树林的这头走到那头,每人挑选一只自己认为最大最好的苹果。前提条件是不许走回头路,不许选择两次。
在穿过苹果林的过程中,学生们认真细致地挑选自己认为最好的苹果。
等大家来到苹果林的另一端,苏格拉底已经在那里等候他们了。他笑着问学生:“你们挑到了自己最满意的果子吗?”大家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都没有回答。
苏格拉底见状,又问:“怎么啦,难道你们对自己的选择不满意?”
“老师,让我们再选择一次吧,”一个学生请求说:“我刚走进果林时,就发现了一个很大很好的苹果,但我还想找一个更大更好的。当我走到果林尽头时,才发现第一次看到的那个就是最大最好的。”
另一个接着说:“我和他恰好相反。我走进果林不久,就摘下一个我认为最大最好的果子,可是,后来我又发现了更好的。所以,我有点后悔。”
“老师,让我们再选择一次吧!”所有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请求。
苏格拉底笑了笑,语重心长地说:“孩子们,这就是人生——人生就是一次!它是无法重复的选择。”
苏格拉底的“人生选择论”给后人留下了很大启发。
其实,我们每个人面对自己的人生,只能做这样三件事:
一是在人生的每一个“重要关口”,必须认真分析、郑重选择,争取不留下太多的遗憾;
二是一旦作出了自己的选择,哪怕是有所“遗憾”,也要理智去面对,然后再努力创造条件去逐步改变;
三是假若经过努力也不能改变现实,那就要勇敢地接受,千万不要使自己时时处在“后悔”的阴影当中,而应根据现实条件及时调整好自己,迈开大步继续朝前走。

沒有留言: